NEWS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掌握用戶、并與用戶發生頻繁的交流,成為了一個企業和商業模式的核心。而能為用戶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務的社區O2O正好能滿足這個要求,實際上,各種服務類O2O項目,大部分最后還是需要落腳在“社區”—-每個人停留時間最長,離衣食住行最近的地方。因此,社區O2O成為了很多創業者們爭相爭奪的領域。目前,社區O2O板塊雖看似未被巨頭攻占,但細細觀察會發現,山雨欲來前,烏云已呈滾滾之勢。
騰訊、阿里巨頭布局
實際上,對于社區O2O,BAT等互聯網行業巨頭們已進行了多種多樣的戰略布局。從阿里、騰訊紛紛和物業的合作試驗中,便可窺見一二。
打法1、切入用戶與物業公司之間支付場景
今年11月,支付寶宣布,與國內社區服務平臺千丁互聯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建物業云平臺,業主可以支付寶繳交物業費、水電煤等,未來還將推出停車、信用、電商、快遞、社交等功能。
除此以外,在10月,支付寶就已經宣布與物業管理軟件商上海新朗恩軟件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上海浦房集團物業下屬的盛世年華、香榭麗花園、國際華城等在內的80個社區,提供手機物業繳費服務。
支付寶的思路是,從傳統物業公司業務切入,實現物業公司的互聯網化,提高其服務質量及效率,再以此為據點拓展服務外延,進一步滲透用戶的日常生活。
作為阿里切入社區O2O市場的利器,支付寶一直在嘗試和探索,不過仍然還在采用繳費、服務窗的模式。而社區業態極其復雜,僅僅是圍繞支付入口增添其他的使用場景,似乎仍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這與社區O2O的整體運營變現仍有距離。
同樣在今年11月,微信支付聯手福建正榮集團,推出名為“幸福家”的全國首個微信定制社區,將在正榮總部福州的潤城項目試水。在“幸福家”的藍圖中,免費WiFi覆蓋整個社區,正榮要開微店,推出業主格子鋪,引入更多第三方商鋪資源;此外,“刷臉入戶”、“掃碼停車”等一系列解決業主困擾的生活細節都可通過微信定制的方式實現。
微信支付與正榮的這次合作與支付寶不謀而合,皆是以用戶與物業公司之間的支付場景做切入,不禁引起業界猜想——新一輪燒錢大戰是否又要到來?然而微信支付方則非常低調,大抵抱著嘗試的心態出發,能有多大成效還需看市場反饋。
打法2、聯手地產做一站式社區服務
騰訊在社區O2O的布局戰略與阿里類似。騰訊與恒大地產聯合認購香港公司股份的事項在10月26日宣布完成,公司擬更名為“恒騰網絡”,恒大占股50%為第一大股東,騰訊持股20%排名第二。
按照許家印和馬化騰的設想,這家公司今后的業務將覆蓋互聯網社區服務產業,具體會包括社區服務、社區金融、社區家居等領域,為社區用戶提供訂購、物流安排、產品和服務交付等O2O一站式服務。
一邊是地產大腕,一邊是互聯網大哥,這對巨頭之間的組合讓業界充滿期待。恒大地產擁有布局全國170多個城市的400多個社區,物業面積達到1.5億平方米,業主近400萬,配合騰訊在社交、支付、電商方面的技術力量及平臺優勢,這個存量市場還是很可觀的。
除此之外,京東的京東到家與湖北日報集團、四川藍光嘉寶的合作,蘇寧和長城物業等的合作中,也可以發現,巨頭在社區O2O的切入點選擇方面都傾向于與傳統房地產或物業公司進行合作。
其實原因也不難理解,物業公司掌握的是實打實的用戶資源,打通物業即可在社區中暢通無阻。而且,對巨頭而言,社區O2O的蛋糕雖大,但牽連甚廣,利益相關方眾多,盈利模式及回報周期也不明朗,而目前社區O2O缺乏成功案例,是塊費力難啃的硬骨頭。也正因如此,巨頭目前還多以試水的心態在社區O2O領域“占坑”。
傳統物業加入游戲:通過互聯網升級傳統物業
另一群早也盯上了社區O2O蛋糕的,便是存量很大,卻運營傳統、利潤一直難以提升的傳統物業公司們。不少思維前沿的地產巨頭,早已在自己的地盤上進行了物業創新管理變革的嘗試。其中頗具名氣的便是花樣年的“彩生活”,和萬科的“住這兒”。
2014年,彩生活掛牌上市,成為第一家轉型轉出大陣仗的物業公司,引起了業界嘩然。的確,近水樓臺先得月,傳統物業早就希望把這塊社區O2O這塊肥肉收入囊中。
彩生活創立B2F商業模式,即Business to Family,強調與消費者之間建立親人般的信任。對消費者而言,彩生活創造了社區周邊商業生態圈,對投資者而言,其則創造了一公里商業生態圈,將服務直接轉化成了商業管道。
彩生活在互聯網+方面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索。比如,維修對很多物業來說是一大痛點,彩生活針對此情況采用了E維修,用平臺聚集成千上萬的加盟維修工人為社區提供維修服務,這樣,彩生活不僅不需要養自己的維修工,還可以提供十幾個大類、數十種維修,不僅成本低了,甚至平臺在提供家庭維修的時候還可以盈利。
針對停車這一物業痛點,彩生活采用了E停車,系統將出入口監控視頻、收費信息、車位信息、異常信息、設備信息及收費圖表等信息集成在一個頁面,實現現場直播。管理者能實時了解停車場的運營情況,為管理者決策提供直接的數據支持,從根本上堵住了資金流失的漏洞,不但把停車場管理的痛點、難點問題給解決了,還獲得了一個高頻的入口,同時停車場不斷朝著無人化,中央集中收費方向發展。
除此之外,其App產品彩之云,鼓勵業主通過App交納物業費,提供社區團購、周邊優惠、代購、裝修、家政、洗衣、駕校學習等各種服務。
同樣順應大勢開發App囊括物業資源服務社區居民的還有地產行業大佬萬科。萬科“住這兒”App,是由萬科開發的一個萬科業主專屬App,面向的用戶為萬科業主或住在萬科的用戶,用戶必須通過住戶認證才能享受萬科智能物業服務。
據創業邦記者了解,這款APP主要功能涵蓋社交、物業服務、商戶點評。業主可以分享圖片、文字,查看物業賬單,也可以對周邊商戶進行點評,目標在于把社區生活搬到線上。
本文由廣州網站建設公司-三行網絡原創,轉載請保留版權( 廣州網站建設www.gongxing888.com )三行網絡——專注于企業網站建設、響應式營銷型網站定制,歡迎來電咨詢!熱線:020-85628720、15915767698